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贵州政协

周文捷:探索AI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发表日期:2025-04-03 16:40:50
编者按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关键路径,需立足资源禀赋、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要素,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

4.3.3.jpg

3月25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贵阳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以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协商议政。省政协主席赵永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杨同光应邀到会通报全省相关工作情况,5名委员围绕协商议题作了发言。

本号今天摘录周文捷委员的发言:打造“DeepSeek+肉牛产业大模型”试点,为人工智能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路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要拓展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对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作出了部署。顺应AI(人工智能)赋能趋势,推动AI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肉牛产业是全省重点培育的千亿级特色产业,潜力和优势较大,“关岭牛”是其中的优势、特色品种。为此,建议省级层面加大支持、引导力度,以关岭牛产业为基础,结合DeepSeek应用契机,加快规划建设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肉牛产业大模型”试点,为全省农业在生产流程再造、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化、“新农人”队伍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走出一条AI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4.3..3.jpg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指导。支持将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肉牛产业大模型”作为全省“AI+农业大模型”场景应用建设试点,由省发改、农业农村、大数据等部门指导关岭自治县制定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推动“AI+肉牛产业大模型”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是强化数据整合,建立高质量基础数据集。由省级层面主导,明确牵头单位,协调“关岭牛”涉及的北盘江流域19个县及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已有包括免疫接种、疫病防治、养殖环境监测、养殖生理等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及整合,把不同来源的数据统一采集到数据管理系统,形成可供大模型训练使用的高质量数据集。

三是深化AI赋能,创建全省肉牛产业数联网。省级层面整合肉牛产业链各环节信息资源,支持关岭自治县建设基于关岭牛产业可信数据空间的全省肉牛产业数联网,实现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合规高效流通、AI深度应用,进一步优化全省肉牛全产业链资源。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整合发改、财政、工信、农业、大数据等专项资金,支持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肉牛产业大模型”前期建设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针对“AI+肉牛产业大模型”建设的金融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关岭牛产业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新技术应用能力。组建技术指导团队,为关岭自治县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