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体 > 县区政协

以“五高”之笔绘就“五新”发展蓝图——镇宁自治县政协2024年工作综述

发表日期:2025-02-19 00:00:00

针对重要议题开展8次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出100多条建议,均被有关部门采纳;开展“院坝协商”117场、“社区协商”37场、“园区协商”3场、“景区协商”2场,推动解决问题161个、化解矛盾66起、完善村规民约7个……

2024年,镇宁自治县政协在安顺市政协有力指导和镇宁自治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五高”举措实现“五新”发展,不断奏响镇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高站位加强政治引领

在筑牢思想政治基础上实现新跃升


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形成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主席会议集中学、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履职培训系统学、委员读书群线上学的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内容。全年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49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集中学习36次、集中研讨6次,切实让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成为政协最鲜明的政治本色。

把准政治方向。紧扣全县中心大局拟定协商计划、制定工作要点、出台落实举措,实行“两要点三计划四清单”台账管理,确保政协工作与党政重大工作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全年召开党组会议14次,及时研究重大事项;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7次。

加强党建工作。县政协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拟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订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建立凝心党支部工作模式成效显著,相关经验在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凝心党支部采用“支部书记(专委会主任)+支部+界别委员”组织模式,将155名委员划分到各专委会,推动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常态化,有效拓展了政协系统党建工作覆盖面。


高质效服务中心大局

在资政建言助力发展上彰显新作为


聚焦重大事项建言。围绕“四新”“四化”,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事项,组织委员深入调研。邀请县长参加县政协常委会会议并开展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协商,提出优化投资环境等建议45条。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调研中,邀请法检“两长”围绕“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主题,同委员面对面协商,提出建议45条。

紧盯群众关切献策。围绕民生实事、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群众关切重点工作,组织委员进行专项视察4次。委派民主监督小组进驻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部门,助力县委、县政府相关工作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围绕镇宁小黄姜市场整顿等重点提案开展督办,开展2次重点提案视察,以督办提升提案办理质量。

立足政协所能聚力。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全年累计拜商、邀商10批次,参与委员60余人次。县政协班子成员坚持每季度走访企业,牵头解决问题。连续三年围绕产业园区发展开展调研协商,提出建议20余条,推动解决园区道路修建、标准厂房建设等问题。


高要求助推民生改善

在促进民生增进福祉上作出新贡献


深化基层治理。大力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健全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乡(镇、街道)、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委员联村助推乡村振兴、政协机关干部联村帮户等制度,促进工作力量下沉。围绕建设和美乡村、和谐社区、和合园区、和爽景区等目标,从群众关切拟定主题进行协商,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助力乡村振兴。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深入联系点召开调度会62次,走访农户1200余户,推动解决问题224个。深化“万企帮万村”等活动,欣悦农业菊花基地每年就地解决灵活就业7万余人次,发放工资800余万元。同时,组织委员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开展政策宣讲182场,提出助推发展举措78条,办实事190件,助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5个。

解决群众关切。注重收集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等问题,报送社情民意65条,其中15条被省、市政协采用,1条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3条报全国政协。


高水平增进团结共识

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上展现新气象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各界人士思想动态,加强沟通联络,凝聚各方力量建设“五个镇宁”。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调研座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开展“迎新春、走基层、送春联”活动,传递党的声音,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广泛汇集奋进力量。坚持“一季一主题”,围绕“知来路、懂政协,坚定跟党走”“学思想、悟规律,政协工作怎么干”等主题,引导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不断夯实团结奋斗思想之基。深入开展“五个一百”行动,组织政协干部和委员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深入开展特色履职实践,设立5个特色委员工作室,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着力讲好镇宁故事。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读书会、座谈会等形式,学习政协历史,展示履职成果。编纂镇宁文史资料,编印读书笔记本,引导委员提升素质。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89篇,其中中央和省级媒体刊发45篇。同时,加强与广东省越秀区政协交流合作,服务多地政协调研交流,提升镇宁知名度。


高标准强化自身建设

在勤学苦练增强本领上树立新形象


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坚持以“书香政协”为依托,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等多形式,拓宽委员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展“四学四比一提升”活动,提高委员的政治把握、调查研究等能力。全年组织委员、政协干部到四川省绵竹市等地考察学习3次,开展政协知识专题培训2场。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到市县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等形式,学深悟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持续打造清廉政协,健全相关制度,签订责任书,将清廉理念融入政协履职。落实市委作风革命要求,健全“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结合市政协“深化协商年”要求,对制度进行梳理,形成覆盖党建工作、机关建设、履职管理等配套完善、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保证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拓宽委员履职平台,完善协商体系,形成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贯通的工作格局。出台委员履职“积分制”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任务,建立述职制度,加强机关管理,努力打造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