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镇宁自治县江龙镇黔龙茶山茶树层层叠叠,散发出蓬勃生机。3月26日,一场围绕“打造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园区协商在这里拉开帷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种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镇宁自治县政协按照2025年协商计划,组织农业界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专业人士及行业部门4次深入到江龙镇、本寨镇、沙子乡、扁担茶叶基地摸情况、补短板,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献良策、促发展。
“手工茶与机械加工茶分别有什么不同?”“你们在茶旅融合发展方面都有些什么规划?”......在协商前的调研现场,调研组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茶叶从生产加工、品牌塑造,到市场销售各环节的整体情况,对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及规划进行认真询问。
调研发现,镇宁茶产业发展主要面临文旅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不足、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困难问题。26日下午,县政协围绕“打造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园区协商。
“强化顶层设计,由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打造‘瀑布茶旅’特色IP。由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局、自然资源局联合设立茶旅融合专项基金。”
“深挖文化内涵,讲好镇宁茶故事。结合‘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举办‘茶山音乐会’‘长桌茶宴’等活动。”
“推广‘三变改革’机制,成立茶旅合作社,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完善基础设施,开通‘瀑布茶旅专线’巴士串联茶区,建设生态停车场、茶山步道、观景平台。”
......
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专业人士等提出意见建议17条。
此次园区协商为政企沟通搭建了很好的桥梁,大家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建议。会后县政协将进一步梳理调研协商成果,助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